男子名叫李三思,是个爱行侠仗义的热心肠。
他身手敏捷,几个起落,很快就追上了那个抢包袱的小贼。
小贼见有人穷追不舍,便使出浑身解数想要逃脱。
然而,李三思的功夫岂是一个小叫花子能抗衡的,只见李三思一个闪身,便轻松地抓住了小贼。
李三思夺回包袱,交回到气喘吁吁跟着跑来的李婆子手中。
那小贼趁着这个空档,一扭身就逃跑了,李三思也没去追。
这里的小叫花子也是受制于人,他并不想掺和太多。
得回包袱的李婆子对帮她之人感激涕零,连声道谢:
“多谢这位少侠出手相助,不然我这包袱里的东西可就丢了。”
李三思微笑着摆了摆手:“老人家不必客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是我辈之人应该做的。
不过,您以后可要小心些,这一带时常有小贼出没。”
李婆子连连点头称是,打开包袱,检查了一下里面的东西,发现并没有缺失。
二十几两银子也还在,这才松了一口气。
李三思见李婆子并无大碍,便准备离开。
李婆子连忙叫住他:“少侠留步,还未请教少侠高姓大名?日后我也好登门道谢。”
李三思豪爽一笑,道:“老夫人不必如此,我叫李三思,就住在这条街的拐角处。”
就是这一笑在李婆子心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她仿佛看到了自己小弟少年时候。
“等等,你等等,你说你叫李三思?”
李三思顿住脚步,疑惑不解看向李婆子,“老夫人还有何事?”
李婆子顾不得许多,一把抓住李三思的胳膊,急声问道:“你爹可是叫李家宝,你娘名叫许招娣?”
李三思听到李婆子的问题,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他看着李婆子,疑惑地问道:“您怎么知道我父母的名字?”
李婆子激动得热泪盈眶,她拉着李三思的手说:“孩子,我是你的大姑啊!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李三思顿时呆住了,他努力在记忆中搜索着关于大姑的信息。
由于他年幼时便离开了家乡,对大姑的印象已经模糊不清。
但他确实有个失散多年的大姑,家里几个长辈每次说起就长吁短叹。
李婆子看出了他的困惑,连忙说道:
“当年你爹带着你们一家逃难,与我婆家分散逃往不同的方向,你那时才三岁,才只有这么高,不怪你记不得大姑了。”
李三思看着李婆子老泪纵横的比划着他三岁时的身高,心中无由的就涌起一股亲切感。
“您,您真是我大姑?您说失散时我才三岁,您怎么能认出我来的?”
李婆子这会也冷静了些,擦去眼泪,回忆着往昔。
“你在家排行三,那时你祖父给你按排行起了李三思这个名儿,我能认出你不仅是你的名字,是你这张脸,像极了我小弟年轻的时候…”
李婆子说着话声音都哽咽了。
“你们知不知道我找寻了你们多少年?婆子我没有大能耐,只能在所能触及的地方像无头苍蝇一样打听,一直没有你们的消息,没想到今天会在这里遇到你!”
李三思看着李婆子脸上的皱纹和早生的白发,还有她一脸的真诚,本能的就有些心疼。
挽着李婆子的手臂说道:“您不要急,我家离这不远,阿爷阿奶都在家中,我这就带您回去看看。”
“好好好,咱们这就去。”李婆子忙不迭的说道。
李三思搀扶着李婆子,边走边给她说着自家情况。
虽然还没改口喊李婆子“大姑“,但在李三思心里已经认可了这个亲人。
“听我阿爷说,我三岁那年,我们全家跟着同族逃难,粮食短缺。
族中有人起了不好的心思,饿急了打起易子而食的心思。
我爹带着老小,不像别人家都是好几个兄弟,他怕护不住我们,就趁夜带着我们离开那些族人,逃往另一个方向。
没想到逃到离战场很近的州县,那时我们已经弹尽粮绝,阿爹为了我们咬牙参了军,我们也成了军户之家。”
李婆子听着心疼不已,她那小弟自小羸弱,下地干活还不如他媳妇力气大,哪是参军的料?
这都是被逼的没有办法才咬牙硬挺。
李婆子还待再问,发现已经到了一处宅子门口,门匾上书写着几个大字,李婆子也不识得写着啥。
随李三思进了大门,看到有两个老人正在给种的菜搭爬藤架子,可不就是她年迈的老父亲和老母亲。
“爹,娘!”李婆子呼叫一声,悲从心来,刚收起的眼泪又一下子破了防。
两位老人心中巨震,这声音…多少年没有听到过了?
老太太丢下手中的竹条,颤颤巍巍的走到李婆子面前。
待看清后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一把将李婆子揽进怀里。
“闺女啊!你可算是回来了,娘就怕这辈子都等不到了。”
李老爷子已近古稀之年,这会儿也用手擦拭着眼泪。
自己的闺女就站在不远处,他却根本看不清。
李婆子在老太太的怀里,感受着那份久违的温暖,泪水也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
她紧紧地抱住老太太,仿佛生怕一松手,这份温暖就会消失不见。
“娘,我一直在找你们,就是怎么也找不到啊!”李婆子哽咽着说道。
一旁的李老爷子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他走上前,轻轻地拍了拍李婆子的肩膀,声音有些颤抖地说:
“我老闺女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一家人相拥而泣,多年的思念和牵挂在这一刻都得到了释放。
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慢慢平静下来。
李老爷子拉着李婆子的手,仔细地打量着她,眼中满是心疼。
他说:“闺女啊!这些年你在外头一定吃了不少苦吧?瞧你都有白头发了。”
李婆子摇摇头,说:“爹,我不苦,几个儿女都很孝顺,我都有几个孙子孙女了。”
李三思将几位长辈搀扶到厅堂坐下,有府中下人送来茶水点心。
端过一杯茶,李三思郑重其事的给李婆子跪下,“大姑,请用茶。”
两位老人听得泪光闪烁,老太太欣慰的说道:“闺女啊!这是你最小的侄儿,他小时候你还抱过他呢!你们是血肉至亲。”
李婆子接过茶,喝了一口。“三思,你很好!都长成大小伙子,今日还帮了大姑,大姑也没什么拿的出手的。”
说着就要翻随身包袱想给侄儿银子。
李三思及时制止,“大姑,我们是一家人,您千万别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