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首页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三国志演义白话文【原着无删减】德意志涅盘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我打造了救世组织抢救大宋朝帝子扶苏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小神禹月初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全文阅读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txt下载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7章 募兵制与文人论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备注:这几章都是作者个人理解,不能保证正确,大家就当看看)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没有再管哀哀嘶叫的赵光义,神迹中大宋军备废弛、战斗力孱弱的问题牵引住了他的全部心神。

他一直自得于自己“杯酒释兵权”的操作,认为自己和平交接了所有将领手中的军权,还安抚了人心,让那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将们能够富贵荣华一生、荫庇子孙——他们当时篡位自立,为的不就是这些吗?

既没有寒了人心、保持了自己的光辉形象,又收归了兵权、不用再担心有人仿照他行事,这何止是一举两得?

而之后的抑制武将,不过常规操作罢了。毕竟,他也不是要把武将们打到泥地里去,只是不想他们太过膨胀,他还是想要一个文武并重的朝堂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遗留下来的政策、再加上后继之君的个人能力参差不齐,最终就形成了武将彻底低于文官的局面,甚至这样的情况在第三代君主在位期间就基本定型了!

都说天下太平后,刀兵入库、马放南山——你们倒是看看天下太平了吗?不用神迹讲,他就能想象到当时天下的情况,必然没有太平!没有太平!没有太平,你们就开始搞这一整套,是后来的皇帝脑子都瘸了吗?

还是真觉得文官们就都很好,或者说觉得文官们就掀不起风浪?

唐末和五代十国,确实是武将屡屡乱命,但这不意味着文官就没有搞事的能力!

他不能左右后世的皇帝,他只能对自己的政策和制度进行修改,让它们更适用于大宋的情况,让后人随便乱来的难度加大。

要提升一下武将的权力吗?还是,把文官一起敲打?

宋朝,大中祥符三年。

已经祭祀了泰山和孔子的宋真宗赵恒这几年心态颇为愉快,直到他看着神迹开始讲他的父亲宋太宗,再讲到他在位期间武将地位急剧下降……

殿内的大臣们也以文臣居多,虽然平时总分派系,但对待武将群体的时候,文臣们也总会站到一起。此时也不例外。

他们没说什么,只是看着赵恒,想要先看看皇帝的想法,再做辩述。

赵恒怎么想?赵恒当然觉得自己的决策没什么问题!

自从他登基后对辽作战开始,武将自恃有功、朝廷离不开他们,就屡屡骄横,他如何能容得下这样的情况?当然是要把这种不良风气打压下去才好。

那就趁势议和——签订了澶渊之盟,如此一来,没了外战的压力,他就可以腾出手来整顿军队——至于说那些一时得志便张狂、骄横自满的武将不是所有将领,还有很多优秀的将领?那怎么能算!谁知道他们日后是不是就会居功自傲,甚至威逼皇帝呢?

朕知不知道这会影响军队战斗力?朕知道,但朕觉得影响不大,出城战不行,守城还守不住吗?况且大宋繁华富庶,若是能用一点小钱换来和平,那也够了。

于是,赵恒笑笑,也不说武将地位和权力的问题,只是道:“朕以为,朕与辽国签订盟约,乃是为天下争取到了休息之机,为大宋换得了治世繁荣。百姓经历多年战火,早已不堪重负,众卿以为如何?”

听到这里,文官们的心顿时一定,官家还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了!

于是一边大喜,一边纷纷赞同:“我大宋立国多年,及至陛下在位,天下得离兵革之苦,得享太平之治。……契丹请和,示以休息,……因此,官家朝帝陵、封岱宗、祀汾睢、谒亳社,绝代旷典莫不具举,礼乐明备,颂声洋溢,崇本报功以告神明,千载一时,岂不休哉。”

还有人极力称颂:“守成之贤,致治之盛,周成康、汉文景可以比德矣!”

赵恒自是听得心花怒放,越发觉得自己乃是一千古名君,功绩不亚于太祖太宗,说不得,还可以比太祖太宗更强几分。

心情愉快之下,他也赞美自己的臣子们——贤君良臣,才是正道:“众卿也是朕治理天下不可或缺之人。神迹说文官不知兵,朕却不这么看。尔等熟读圣贤书籍,自是对兵书也成竹在胸,眼下不少新的兵法兵书便是出自众卿之手,如何能说是不知兵呢?”

文官们也含笑:“这还要有赖于官家眼光独到,给了臣等机会……”

【说到此处,就要说宋朝的军事情况。】

【与唐朝府兵制不同,宋朝施行募兵制,这是在太祖赵匡胤时期就确立的“祖宗之法”。】

【募兵制不是先前的“战时当兵,闲时务农”,而是通过让百姓自愿从军,来组成宋朝的军队,再由朝廷分发军饷、承担军费,这些士兵就依靠朝廷分发的军饷日常生活,不从事其他生产工作。】

【募兵制有两点好处,一方面,自愿参军的百姓战斗力要高于那些强制参军的人,赵匡胤希望借此保证精锐军队的高战斗力;另一方面,军队的一切开支都依赖于中央朝廷,这也让赵匡胤能够将军权切实把握在中央手中。】

【这使得募兵制看起来非常美妙,起初确实如此,宋朝的禁军的高战斗力有一部分也来源于此,同时这一制度也维持了宋朝社会稳定。】

【但,到了后来,募兵制反而造成了严重的拖累。】

【一方面,由于宋朝的士兵都是职业军人,因而很多人都变成了终生制,也就是说,哪怕他白发苍苍、根本无力作战,也有可能依旧在领朝廷发放的军饷。这样的人一多,既拖累了军队的战斗力,又加大了朝廷的财政负担。】

【另一方面,施行募兵制的朝廷在后来日益滥用这一制度,将军队、主要是地方厢军当成了收容流民、罪犯的最佳选择,也就是“以募代赈”。而有宋一朝,由于不抑土地兼并,失地流民的数量极为庞大,由此给朝廷财政带来的压力也极为庞大。

到北宋中期养兵费用已达五千万贯之巨,占国家财税收入的70%~80%。】

【宋朝的军队,从开国时的二三十万精锐,急剧膨胀,到了第四代帝王宋仁宗期间,就达到了一百四十余万。】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无言以对。他完全不知道说些什么,颇有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自己采用募兵制,本是好意啊?朕一直想要的,都是收复燕云啊!

他看向自己的两个儿子,声音低缓:“你们两个,知道朕设立募兵制度的用意吗?知道募兵的要求吗?”

兄弟二人忙收起看到神迹中军队人数的不可思议,认真答道:“儿子知道。”

赵德昭庆幸自己对这方面曾经了解过,赶紧说起募兵时候的要求:“要检查身高、视力、走步骑马……身高,应该是五尺八寸(约180cm)以上是上等,五尺五寸(约170cm)以上是合格……”1

赵匡胤点点头,知道他没记得那么清楚,也不为难他。

其实,实行募兵制的军队成为安置流民的地方,他并不很奇怪。说到底,他在创立制度时就已经想到,也默认将这一制度变成安定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但,军队人数如此膨胀,还是超乎了他的预料。

这么多人,财政如何处理?需要钱的可不止是军队。

况且,如此多人成为了士卒,那民间情况究竟糜烂到了何等地步?他为了安抚武将等,不抑兼并,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吗?

唐朝,贞观三年。

小太子李承乾吃惊地看着神迹中罗列出来的数字:“阿耶,一百四十余万军队!”

不止他吃惊,贞观初年的这群人全都看的有点抽抽。眼下是唐朝初年,实行府兵制,不需要朝廷完全供养,全部军队大约也就是六十万上下,而此次李靖攻打突厥,也不过带了十万余人。

一百四十万军队,不说能不能养得起,单单人数本身就是一种负担。此外,这些成为职业士兵、不事生产的人中,有多少是应当去耕作的壮年男子?难道不会出现土地抛荒的问题吗?

“这宋朝朝廷究竟有何敛财手段,他们的财政系统是如何运行?”李世民有点好奇,又有点羡慕,宋朝能以七八成财政收入养活百余万军队,该是多有钱!这样的方法,不知我大唐能不能借鉴一二。

宋朝,大中祥符三年。

看着神迹中数量惊人的士兵,真宗赵恒也幽幽叹息,感叹自己为君不易:“为了养活这些人,朕度茶、盐、酒、税以充岁用,将这些东西都官办经营,才没有额外增加赋敛,劳累百姓。”

一旁,丁谓等人闻弦歌而知雅意,赶忙道:“官家体贴百姓,德泽在民,勤守天下,实乃我大宋官员百姓之福,是万世之安之道啊!”

至于土地兼并,那都不重要。

【那么,自宋太宗开始、真宗确立的“以文驭武”制度下,文官掌管军队的具体情况又如何?】

【先前说,文人不知兵。但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文人论兵,声容盛而实衰。】

【文人掌握军队权力,加上培养将才的需要,朝廷解除了禁兵书的政策,开设武学、设立武举,并将兵学纳入官学。元丰三年,宋神宗诏命“校定《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靖问对》等书,镂版行之”,形成了“武经七书”。】

【在此情况下,文人踊跃参与论兵,写出了大量兵书。有宋一朝,兵书则多达347部,1956卷,数量远远超过前代。此外,还诞生了新的兵书种类,如第一部大型综合性兵书《武经总要》,第一部军事人物和史事评论集《何博士备论》,第一部分门别类论述谋略战法的《百战奇法》,第一部军事制度史《历代兵制》,等等。】

【这些都是好的方面。】

看到此处,宋朝的所有文官都心潮澎湃、骄傲不已:看吧,这都是我们的功劳,没有文人积极推动,兵学如何能够成为正规官学的一部分、获得正统地位?没有文人积极论兵,单凭那些粗鲁武人,如何能着出如此多兵书?

声容盛而实衰,未必!我们维持盛大声容,如何不能推动那些兵卒们变得强大?

只不过,我大宋作为圣人之国,如何能够随意起刀兵,尽做些不义之战?如何能够滥用暴力,而非谨慎对待战争?

特别是大中祥符三年的赵恒和他的一众亲信官员们,他们不仅获得了神迹的夸奖,还觉得自己之前的推论得到了肯定——文人饱读书籍,如何能是不知兵呢?

汉朝,元狩四年。

列座朝中的诸位军功公卿们,以及一些对兵法颇有心得的将领们,都隐隐约约嗅到了一股微妙的、令人不悦的气息——文人掌兵,还创立出诸多兵法兵书,还有那武学武举……这些,不会都是儒家思想指导之下吧?

那兵家还是兵家吗?还是,只能是儒家化的“兵家”了呢?

唐朝,贞观三年。

尉迟敬德则是仗着自己眼光锐利,笑道:“陛下,快看,这武经七书里面有一个《李靖问对》!”

众人一看,果真如此,纷纷笑开。

“不愧是药师,可与孙吴并列!”

【但是,这些赫赫扬扬的着作却并没有带来与其数量成正比的正面增益。】

【首先是文人本身的问题。文人论兵,坐而论道,远离军事实践,既不能以兵学理论指导军事实践,又不能将武器装备、战略战术的发展提炼为新的兵学理论。

同样,在文人理论指导下建立的武学武举,制度并不合理,且更多是文人假途,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将才。】

【而文人论兵中的思想,则毫无疑问是在儒学主导下的思想,“以儒为本,以兵为末”,还严厉批判传统兵家的“诈”“利”等功利主义思想,讲求儒家的道德主义传统,而这些都并不符合实际需求。】

【那么,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宋朝,又会是何等面貌?】

【消极防御,大谈和平。】

【整个宋朝,在战略决策上,道义原则优于利益考量,“慎战”往往成为“避战”“畏战”的托辞。而体现在社会风气上,则是一味排斥暴力,导致尚武精神沦落,军事发展缺乏持久动力。

这些具体到国防领域,则是防御性愈发加强,而不再谈论主动出击。国防战略上的功利色彩逐渐淡化,强调战争对内政的破坏力,宣扬“以德怀远”。】

【再加上宋真宗赵恒开始确立“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政治规则,将不轻易动兵、专注于内变成了祖宗之法——政治规则的一部分,于是更加难以动摇。】

【但是,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更得不到。】

【在实力衰落的王朝末世,防御战略更是易于沦为消极防御。】

【而纵观宋朝,风气转变,虽也有官员和皇帝尝试主动对外发展,但总是未能成功。】

——————————

——————————

1.这里用的是一尺\\u003d31cm,一寸\\u003d3.1cm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解约后,我倒欠金主三千万我的九尾狐老师通史演义离婚后,豪门千金被影帝求婚了穿越综玄,从绑定陈北玄模板开始找个女老师做老婆造物主语录重生随奖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坏心宿主玩脱,重新攻略崩坏男主方尘小说免费阅读全文苟在大唐偷摸修仙修仙:化身石像降妖除魔带着写轮眼闯异界北境拥兵四百万,母亲让我叫太后扬锋汉起全能卧底:她是国家守护神翻身契许你余生地老天荒暗黑破坏神之猎魔王者
经典收藏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押子农家女厨神我真没想当阁老废材皇帝:朕召唤岳飞白起护驾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繁荣系统盛宠医妃无敌天下内篡儒真实末世游戏身处末世幻之盛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三造大汉,蜀之汗马
最近更新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皇子:我有神机营很奇怪吗?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春秋五霸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开局融合李存孝,从攻略皇后开始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开局被逼登基,我刘禅反手当昏君寒门帝路:从采花大盗开始殿下别作死了天幕:开局盘点大兵团作战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无敌世子公主,快请陛下赐婚吧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是,陛下易,三国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今天有猫了吗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txt下载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最新章节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